千嶺鄉:多輪驅動 引領村級集體經濟邁入發展快車道
宿松融媒訊 近年來,千嶺鄉依托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以系統化思維謀劃產業升級,以市場化理念推進經營提升,推行黨建引領、資源優化、項目帶動、村企合作發展模式,村級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截至目前,11個村中共有兩個村集體收入超100萬,九個超50萬。
每年的12月份是龍湖圩土地公開發包時間,種植大戶石水旺早早就著手競標,“這幾年圩內的設施大大改善,去年我發展稻蝦連作,收成還不錯,租金雖然高點也劃算?!鼻X鄉的龍湖圩面積達萬余畝,過去農田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薄弱,對外發包價格低,且生產方式粗放,效益低下。近年來,千嶺鄉累計投入1.5億余萬元,實施“三圩聯圩”等項目工程,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大大提升,排澇灌溉功能明顯增強。同時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稻蝦連作,創建無公害品牌,推廣新技術、新產品,畝均效益提高八成。產出的提高帶來了租金的提升,“原來每畝300租金都難以發包,現在每畝漲到了700余元,僅此一項村集體收入就能增加50余萬元,雖投入了些資金,但還是很值得?!泵珘未妩h總支書記李樹星算了一筆帳。
千嶺鄉圍繞強鏈、補鏈,推進三產融合,采取自營與對外發包相結合的方式,實現資源、資產、資金效益最大化。平崗村利用位于龍湖圩旁的區位優勢,建設糧食烘干房,年收入8萬余元,既緩解了周邊群眾糧食收儲難題,又增加了集體經濟收入。竹墩村是傳統的水產品集散地,結合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建設大型冷鏈設施,構建“產+儲+銷”一體化發展格局,實現產業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毛壩村將全村土地集中流轉并統一對外招商,實現了土地增值,村集體從增值收益中按比例提取,目前已引進安徽藍魅、怡花灣等企業進駐,為全村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以政策資金帶動民間投資,推動產業發展和集體增收是千嶺鄉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又一重要舉措。將資金投入到相關承接經營主體,實施加工倉儲物流、基建投資等項目,把“資金變股金”,激活和放大資金使用效益。竹墩村累計投入300余萬元入股藍魅公司,建設道路、排灌系統、防護工程,村集體年分紅15萬余元。項目資金的注入撬動了民間資本,助力企業做大做強,也為群眾的就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平臺。(通訊員 吳平)
責任編輯:姚翠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