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政策法規 >正文

                                      宿松縣2022年政策性農業保險實施辦法

                                      【 字體:    稿件來源: 宿松縣  作者:    時間:2022-11-03 17:31:31   

                                        為加強和規范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促進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根據《農業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629號)、《安徽省財政廳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 安徽省林業局 安徽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中國銀保監會安徽監管局關于印發<安徽省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的通知》(皖財金〔2020〕1177號)以及中央、省、市相關政策規定,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辦法。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服務“三農”為宗旨,落實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將加快推進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的基本原則實施政策性農業保險。兼顧基礎性、普惠性和差異化。通過建立和不斷完善政策、實施、監管和考評等工作機制,持續增進參保農戶獲得感,促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

                                        二、總體目標

                                        通過實施財政保費補貼政策,引導和鼓勵農戶特別是適度規模經營主體積極參保,做到“愿保盡?!?。通過加強工作督導和績效管理等確保承保、定損、理賠等各項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的時效性和精準性。切實發揮政策性農業保險在農業產業中“穩定器”和“助推器”作用。

                                        三、主要內容

                                        (一)參保對象。全縣所有種植、養殖戶。

                                        (二)保險品種。中央政策性農業保險:種植業為水稻(含“水稻基本險”和“水稻完全成本險”)、小麥(含“小麥基本險”和“小麥完全成本險”)、玉米(含“玉米基本險”、“玉米完成成本險”和 “玉米種植收入險”)、大豆、油菜、芝麻、花生、馬鈴薯、棉花。

                                        養殖業為能繁母豬、育肥豬、奶牛。

                                        森林保險為公益林、商品林。

                                        地方政策性特色農業保險:種植業為油茶(含植株)、葡萄(含棚架、棚膜、植株)。

                                        養殖業為雞(含肉雞、土雞、蛋雞、種雞)。

                                       ?。ㄈ?strong>保險責任。種植業保險責任為人力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含野生動物損毀)等對投保農作物造成的損失。水稻、小麥、玉米完全成保險責任涵蓋當地主要自然災害(含野生動物損毀)、重大病蟲害和意外事故等。玉米種植收入保險責任涵蓋產品價格、產量波動等導致的收入損失。葡萄保險責任涵蓋旱災、病蟲害、火災、爆炸、雷擊、建筑物倒塌、空中運行物體墜落等。

                                        養殖業保險責任為重大病害、自然災害、意外事故以及強制撲殺等所導致的投保個體直接死亡。

                                        森林保險責任為人力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含旱災和病蟲害)造成林木流失、掩埋、主干折斷、倒伏或者死亡。

                                       ?。ㄋ模┍kU金額和費率。種植業除“水稻、小麥、玉米完全成本險”和“玉米種植收入險”外,其他險種保險金額按照保險標的生長期內所發生的直接物化成本確定?!八?、小麥、玉米完全成本險”保險金額覆蓋物質與服務費用、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等農業生產總成本?!坝衩追N植收入險”保險金額體現產品價格和產量,覆蓋農業種植收入。相關數據以國家發改委最新發布的《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為準。

                                        養殖業保險金額按照投保個體的生理價值確定。

                                        森林保險金額按照林木損失后的再植成本 (包括郁閉前的整地、苗木、栽植、施肥、管護費、撫育費)確定。

                                        中央政策性農業保險各險種具體保險金額為水稻基本險406元/畝、水稻完全成本險1000元/畝、小麥基本險367元/畝、小麥完全成本險860元/畝、玉米基本險282元/畝、玉米完全成本險700元/畝、玉米種植收入險700元/畝、大豆170元/畝、油菜270元/畝、芝麻300元/畝、花生400元/畝、馬鈴薯500元/畝、棉花394元/畝、能繁母豬1500元/頭、非原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非邊緣易致貧戶育肥豬800元/頭、原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邊緣易致貧戶養殖的育肥豬保險金額提高到1000元/頭(縣本級政策規定)、奶牛6000元/頭、公益林780元/畝、商品林1000元/畝。

                                        地方政策性特色農業保險各險種具體保險金額為葡萄5500元/畝(其中植株和果實3500元/畝,棚架和棚膜2000元/畝)、油茶1500元/畝〔其中樹齡五年以下童期油茶植株1500元/畝;樹齡五年(含五年)以上成年期油茶植株1000元/畝,果實500元/畝〕、雞15元/只。

                                        中央政策性農業保險各險種具體費率為小麥基本險、小麥完全成本險4.5%;芝麻、花生、馬鈴薯5.75%;水稻基本險、玉米基本險、玉米完全成本險、玉米種植收入險、大豆、油菜、棉花、能繁母豬、奶牛6%;水稻完全成本險6.2%;育肥豬5%;公益林2‰;商品林2.2‰。

                                        地方政策性特色農業保險各險種具體費率為油茶、葡萄5%;雞8%。

                                        (五)保險模式。采用“保險公司自營”模式,經辦機構在政府保費補貼政策框架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六)經辦機構。國元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宿松支公司為我縣中央政策性農業保險經辦機構。地方政策性特色農業保險由國元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宿松支公司主承保,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宿松支公司、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宿松支公司、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宿松支公司參與共保。承保、定損、理賠等保險各項具體工作由國元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宿松支公司負責組織實施。

                                        (七)保險賠付。財政補貼的各類種植業險種不得設置絕對免賠。設置的起賠點(相對免賠)不得高于20%(其中地方政策性特色農業保險險種油茶、葡萄不設起賠點)。養殖業中地方政策性特色農業保險險種雞不設起賠點。保險理賠時不得違規封頂賠付和平均賠付,災害發生后,根據保險標的實際損失進行賠付。

                                        保險經辦機構應通過計提大災風險準備金、購買再保險等有效措施,防范化解巨災風險和超賠風險。

                                        (八)保費補貼。中央政策性農業保險:種植業保險險種水稻、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保費中央財政補貼45%、省財政補貼25%,種植戶承擔30%;玉米種植收入保險保費補貼按照當地開展玉米完全成本保險的保險金額、費率和補貼標準給予定額補貼(省級及以上財政補貼金額不高于實際保費的70%),種植戶承擔30%;種植業其他險種(含水稻、小麥、玉米基本險)保險保費中央財政補貼40%、省財政補貼25%、縣財政補貼15%、種植戶承擔20%。

                                        按照補貼政策不重復享受的原則,水稻、小麥、玉米種植戶自愿選擇參加“水稻、小麥、玉米基本險”或“水稻、小麥、玉米完全成本險”或“玉米種植收入險”。同一保險標的不得同時投?;倦U和完全成本險或種植收入險。參加水稻、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的投保人不再享受水稻、小麥、玉米基本險、玉米種植收入險等保費補貼政策。為提高抗風險能力,減輕災害損失,充分保障種植戶的物權收益和勞動權收益,鼓勵投保戶參加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

                                        養殖業保險險種能繁母豬保險保費中央財政補貼50%、省財政補貼25%、縣財政補貼5%、養殖戶承擔20%;非原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非邊緣易致貧戶育肥豬保險保險金額800元/頭對應的保費中央財政補貼50%、省財政補貼15%、縣財政補貼15%、養殖戶承擔20%;原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邊緣易致貧戶育肥豬保險中央、省政策規定的800元/頭保險金額對應的保費中央財政補貼50%,省財政補貼15%,縣財政補貼35%,本級政府出臺的針對原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邊緣易致貧戶育肥豬保險在中央、省政策規定的800元/頭保險金額基礎上提高的200元/頭保險金額對應的保費由縣財政金額承擔;奶牛保險保費中央財政補貼50%、省財政補貼20%、縣財政補貼10%、養殖戶承擔 20%。

                                        森林保險險種公益林保險保費中央財政補貼50%、省財政補貼40%、縣財政補貼10%;商品林保險保費中央財政補貼30%、省財政補貼25%、縣財政補貼25%、林農或林場承擔20% 。

                                        地方政策性特色農業保險:種植業保險險種油茶保險保費縣財政補貼70%,種植戶承擔30%(市財政根據市林長制相關政策規定一年一定給予投保種植戶全部保險費10%的補貼)。葡萄保險保費縣財政補貼75%,種植戶承擔25%。為促進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洲頭現代農業示范區內葡萄種植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做大做強示范區葡萄產業,該示范區內種植的葡萄保費縣財政補貼90%,種植戶承擔10%。

                                        養殖業保險險種雞保險保費縣財政補貼75%,養殖戶承擔25%。

                                        參保了地方政策性特色農業保險的險種,同一保險標的不得再參?!胺镭毐!本C合保險中的“特色農產品保險”和中央政策性森林(商品林)保險等,重復享受財政補貼政策。

                                        按照縣相關政策規定,對全縣原建檔立卡貧困戶參保中央和地方政策性農業保險個人承擔的保費,縣財政按個人應負擔保費的50%予以補貼。

                                        根據省相關政策規定,針對地方政策性特色農業保險,每年省財政根據年初全省特色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預算安排情況,最高給予縣財政全年特色農業保險全部保費25%的獎補。

                                        支持有條件的鄉鎮對原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邊緣易致貧戶個人負擔的保費進行補貼,減輕原貧困戶和邊緣易致貧戶負擔。鼓勵龍頭企業、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替參保農戶承擔部分保費。

                                       ?。ň牛﹩挝划a量確定。正常年景單位產量由農業農村、林業、財政、保險經辦機構等相關部門和投保戶根據前三年正常年景平均單位產量確定。實測單位產量由農作物成熟收割前通過測產確定。鼓勵適度規模經營農戶委托專業機構、遙感測產等第三方機構參與產量測定工作。單位產量一定二年。

                                       ?。ㄊ┱咩暯?。我縣開展的地方政策性特色農業保險險種油茶、葡萄、雞不設置投保起始數量,根據自主自愿的原則,按實際種植、養殖的數量進行承投保,做到愿保盡保。中央政策性農業保險險種投保起始數量按中央、省、市現行相關政策執行。

                                        實施了水稻、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玉米種植收入保險試點的地區,水稻、小麥、玉米補充商業保險和農業大災保險政策不再執行。

                                        根據成本測算,經請示上級財政部門,我縣“再生水稻”保險金額、保險費率等保險政策暫比照中央政策性農業保險中的“水稻基本險”保險政策執行。

                                        參保標的物必須在中央、省、市、縣相關部門政策規定的可以耕種、養殖的區域內種植、養殖。

                                        縣本級政府出臺針對原建檔立卡貧困戶和易致貧邊緣戶的一系列政策性農業保險政策執行期限與中央、省、市其他一系列扶貧政策執行期限一致。

                                        地方政策性特色農業保險保費收繳和支付方式比照中央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收支方式執行。

                                        本辦法在承投保、查勘定損、理賠等環節未涉及的其他具體事項,按照保險經辦機構會同財政、農業農村、林業、金融監管等相關部門共同審核制定,并按程序報銀保監部門審定備案的相關保險條款執行。

                                        本辦法如果與中央、省、市新出臺的相關政策不一致,以中央、省、市現行政策為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和各相關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高度重視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形成工作合力。要密切關注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及時掌握新情況,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堵點”、“難點”問題,確保工作平穩有序推進,政策落地生效。

                                       ?。ǘ┟鞔_責任分工。各鄉鎮要負責統一領導和組織實施本

                                        地區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要根據相關政策要求研究制定本地區實施辦法、工作方案。要將政策宣傳制度化、常態化,充分發揮政策宣傳對工作的正向推動和鞏固提升作用。要建立對保險經辦機構考核評價制度,提出硬性規定和約束性要求。鄉鎮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村委會要積極主動協助保險經辦機構做好政策性農業保險各項工作,要以投保人已足額繳納保費、保險經辦機構已出保單、保險合同已經承投保雙方簽字和承投保情況公示無異議為標準,審核認定保險經辦機構承保數量。要督促保險經辦機構及時準確承保、查勘定損和理賠,并開展理賠事后抽查回訪。

                                        保險經辦機構要切實履行實施主體職責,不斷加強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業保險承保、定損、理賠規程和相關管理制度,提升服務能力。要會同鄉鎮、村做好農業保險政策宣傳工作,落實好政策、過程和結果的公示公開制度。要嚴格執行理賠限時結案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性農業保險政策,確保承保、定損、理賠等各項工作的科學性、精準性和時效性。

                                        農業農村、林業、金融監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相關業務指導、信息資料提供和行業監督管理工作,并協助做好承保、定損、理賠工作。

                                        鄉村振興部門負責原建檔立卡貧困戶和易致貧邊緣戶的統計監測,提供有關人員名單信息,配合做好承保、定損、理賠工作。

                                        財政部門負責保費補貼資金的籌集、撥付、結算和績效管理。保費補貼資金實行??顚S?,據實結算,資金撥付按現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執行。財政部門根據保險經辦機構承保進度及簽單情況等審核撥付保費補貼資金。

                                        各鄉鎮、各相關部門以及保險經辦機構要切實履職盡責,以更高標準、更強舉措、更實作風確保政策性農業保險各項工作不折不扣落實落細。

                                       ?。ㄈ娀冃Ч芾?。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將績效管理融入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全過程。進一步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考評體系,建立健全對保險經辦機構動態監控和績效評價機制。依法嚴肅查處虛增、虛構保險標的等各類騙取財政資金的違法違紀行為。將制度建設、政策宣傳、承保操作、查勘定損、理賠兌現、保險賠款支付和監督檢查等落實情況作為重點考核內容,充分發揮績效評價作用,促進規范操作和管理,切實消除各類風險隱患,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陶秋月

                                      九九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