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轉發 > 外媒看宿松 >正文

                                      【安慶日報】二郎鎮:鎮域經濟跑出“加速度”

                                      【 字體:    稿件來源: 安慶日報  作者: 全媒體記者 羅少坤 通訊員 謝雯 孫春旺 攝   時間:2022-12-06 09:29:21   

                                                                                                      茯苓村村民在花卉種植基地采收格?;?。 通訊員 孫春旺 攝

                                        近年來,宿松縣二郎鎮貫徹新發展理念,引導各村(社區)集體和創業能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整合項目資金,激活“大棚經濟”,打造現代農業新名片,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與此同時,二郎鎮堅持“內搭平臺、外聯老鄉”發展路徑,大力實施“雙招雙引”,挖掘挖盡二郎鎮在外人脈資源,多措并舉“引鳳還巢”,一系列大項目、好項目紛至沓來,鎮域經濟發展不斷提速,發展后勁不斷增強。

                                        “大棚經濟”:農業發展譜新篇

                                        界嶺的辣椒、茯苓的花,三沖的蘿卜、二郎的瓜,還有鮮美的木耳和銅鈴的茶……如今的宿松縣二郎鎮,特色產業在各個村、社區遍地開花,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的幸福場景每天都在上演。

                                        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要求中提出,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近年來,二郎鎮黨委、政府貫徹新發展理念,引導各村(社區)集體和創業能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整合項目資金,建設起一個個大棚,激活“大棚經濟”,著力打造二郎現代農業新名片,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

                                        “設施農業的生長環境和風險更可控,還可以輪茬種植,能夠實現生產效益最大化,我們的確嘗到了甜頭?!?1月21日,在二郎社區大棚基地,社區黨總支書記陳先明滿臉笑意地說。

                                        今年3月,二郎鎮二郎社區整合項目資金60萬元,新建了10個鋼架大棚,并從外省引進6萬個菌棒,發展黑木耳種植產業。在7月黑木耳采摘結束之后,社區又利用大棚閑置的空檔,輪茬種植了6000株網紋甜瓜,深受消費者青睞。在9月網紋甜瓜開始采摘期間,社區又在大棚內套種了1萬株新品種的辣椒苗。就這樣,二郎社區通過“一棚三用”,提高了大棚利用率,使大棚效益實現了最大化,社區集體經濟收入預計增加30余萬元。

                                        在二郎鎮茯苓村花卉種植基地,雖是初冬時節,卻能感受到百花齊放的春意。28個鋼架大棚內外,馬蘭花、格?;?、硫磺菊正爭相斗艷,美不勝收。

                                        去年9月,在鎮黨委、政府的號召下,村民汪玲霞返鄉創業,流轉茯苓村70畝荒地,投資70余萬元,新建28個鋼架大棚和2個生產車間,建立了這一花卉種植基地,創辦了宿松縣玲霞家庭農場,發展集花卉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花卉產業鏈?;乩锕卜N植了180個品種的花卉,其中,格?;?、白晶菊、香雪球、硫磺菊是主打品種。

                                        “今年有望出產干花5500萬朵,生產干花工藝品1.4萬件,可創產值380萬元。我堅信有黨委、政府的支持,堅定選擇正在從事的產業,生活一定會一年更比一年美?!蓖袅嵯颊f。

                                        “我只要坐在屏幕前點擊一下鼠標,就能知道工人們采摘辣椒的情況,更能觀察到辣椒苗的掛果情況?!痹诮鐜X村菊仲種植專業合作社連棟“數字大棚”控制中心,合作社負責人洪菊仲一邊操作設備和儀器一邊介紹著。在這里,“數字大棚”可實時監測和調控大棚內的溫度、空氣濕度及土壤溫度,使辣椒苗始終處在適宜生長的環境里,確保辣椒實現穩產增收。

                                        今年6月,合作社投入500萬元,將以前的60個普通鋼架大棚全部改建為連棟“數字大棚”,通過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氣象、水肥檢測、肥料噴灌自動裝置、病蟲防治浸根裝置等設施的聯合植入,實現了辣椒種、管、收、加、儲、銷、服的數字化,大大減少了辣椒種植、管護成本。

                                        據統計,今年合作社輪茬種植的第一季辣椒平均畝產量達到3000公斤。輪茬種植的第二季辣椒正處在采摘高峰期,平均每天可出產新鮮辣椒4000公斤,采摘期將持續至12月份,屆時畝產量也能達到3000公斤。按當前每公斤26元的批發價計算,兩季辣椒的總產值有望突破3100萬元。

                                        “以情招商”:工業經濟強筋骨

                                        二郎鎮自古就是商賈云集之地,一直就有“別的地方買不到的東西這里買得到,別的地方賣不了的東西這里賣得了”的說法。近年來,二郎鎮黨委、政府立足實際,主動破題,著力打造優質營商環境,開展“以情招商”,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二郎鎮堅持“內搭平臺、外聯老鄉”發展路徑,大力實施“雙招雙引”,挖掘挖盡二郎鎮在外人脈資源,多措并舉“引鳳還巢”,一系列大項目、好項目紛至沓來。二郎鎮明確由鎮黨委書記親自抓招商,今年以來,鎮黨委書記石秀琴親自赴外招商10余次。

                                        為延伸現代農業產業鏈,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石秀琴主動對接昌順烘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司董事長二郎老鄉吳廣林詳細介紹宿松縣招商引資政策和鎮產業、區位優勢,并邀請吳廣林為全體鎮、村(社區)干部作深化發展理念專題講座,共同謀劃二郎鎮產業發展新路子。

                                        被石秀琴多次對接的誠意所感動,被濃濃的故鄉情所召喚,今年9月,由安徽帆幡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宿松農業食品科技產業園項目成功簽約,落戶宿松縣。

                                        宿松農業食品科技產業園項目依托宿松縣良好的農業基礎發展環境,立足于農業現代化發展要求,以農業產業化為載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突出農業食品科技特色優勢,注重現代農業產業生態優化,加速食品科技產業資源要素匯聚,打造集果蔬種植、農產品深加工、食品科技開放式創新、生豬養殖、土雞養殖、生態旅游、供應鏈管理為一體的食品科技特色產業園。

                                        產業園主要圍繞現代農業食品種養加工產業化綜合基地、農業食品科技開放式創新中心、農業科技文旅融合體驗中心三大主題建設,項目建設期3年,總投資約20.05億元,其中一期項目預計投資約5.6億元。

                                        帆幡公司同二郎鎮開展深度合作,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二郎鎮成為公司在宿松縣的第一供應商,每年向企業供應新鮮蔬菜、土雞、土豬等農特產品,公司也為二郎鎮發展果蔬產業解決了銷售后顧之憂,實現了發展共贏。

                                        同樣于今年落戶的由安徽雙潤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的年產10萬噸漢白玉砂滑石粉超細滑石粉項目,將在二郎鎮新建廠房5000平方米、庫房1800平方米,新建漢白玉砂生產線4條、滑石粉生產線2條、超細滑石粉生產線2條,總投資約1億元。

                                        “如黨的二十大報告所提到的那樣,‘時代呼喚著我們,人民期待著我們,唯有矢志不渝、篤行不怠,方能不負時代、不負人民’。未來已來,我們將繼續在理念、行動上隨時代之變而變,做出同時代浪潮相適應的實踐,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二郎落地生根,扎扎實實地走好新時代的趕考路?!倍涉傸h委書記石秀琴如是說。

                                       ?。ㄈ襟w記者 羅少坤通訊員 謝雯)【2022年12月01日 第A05版】

                                      責任編輯:戴菊榮

                                      九九精品亚洲